2020-12-04
清代献县戈氏是畿辅望族,以戈英、戈懋伦、戈锦、戈涛、戈源由曾祖至曾孙,四世五进士为世所知,在科举史上有“父子翰林”“兄弟御史”“弱冠登第”的佳话。其实戈氏除了五进士之外,尚有文举十二名,为进士光芒所掩,其名不彰。然其事迹亦有可资考据者,今列举较有影响的四人,以见戈氏科举轶事。戈淳伦戈淳伦(?-?),字统四,号忍斋。戈英次子,康熙五十二年(1713)举人,官蓟州学正。戈淳伦一支自河间府城迁居吴芦庄(沧县),后其增孙煜文一支迁居前南宫村(献县)。《戈氏族谱》有戈淳伦《忍斋字箴》一篇,可见戈氏家教,今录之如下:余少褊急,不能容物,家大人每顾而忧之,过庭之余,时举忍字为训,犹虑余之闻于耳而不畅于心也,爰字之曰忍斋。受命之后,朝夕戒惧,惟恐不克奉教以贻亲忧。数年以来,痛思矫正,勉为柔克,然涵养未纯,省察易懈,行己接物之间,不能忍者犹多。夫克己宜先其所难,而恒情每怠于持久。昔程子大贤,犹不能不动心于见...
6月5日下午,著名翻译家戈宝权先生的外甥孙戈一行回到安丰古镇溯源探亲,市文广旅局副局长施卫华陪同。孙戈一行先后来到鲍氏大楼、戈湘岚故居参观。在戈湘岚故居,详细查看了戈氏家族的族谱简表和祖先画像,深情瞻仰了湘岚先生的经典画作,对古镇积极保护戈湘岚故居所做的工作表示肯定,同时也对故居内涵的提升给予了宝贵建议。...
戈氏起源(五):源于满族,源于满族,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。据史籍《清朝通志·氏族略·满洲八旗姓》记载:满族格晋氏,满语为GeginHala,汉义“戈”,世居佛阿拉(今辽宁新宾永陵镇)。后有鄂伦春族引为姓氏者。清朝中叶以后,满族、鄂伦春族格晋氏所冠汉姓即为戈氏,读音皆作gē(ㄍㄜ)。...
戈氏起源(四):源于官位,源于官位,出自唐朝时期官吏司戈,属于以职业或官职称谓为氏。司戈,是唐朝武则天天授年间设置的武官职称,官秩从八品,主要用来授予置闲的武将,需要起用时,另授实职。...
戈氏起源(三):源于职业,源于职业,出自商末周初工匠戈工,属于以职业称谓为氏。戈工,就是制戈的工匠,为固定职业的军职工匠,一如今天的军工企业职工。...
戈氏,古老而年轻。古老,谓其年代久远,它是汉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;年轻,喻其朝气蓬勃,充满青春活力。...
在安徽省寿县一带戈姓辈分:中元才克仁道徳士金诚十辈,今亦有人扩充辈分延续使用,但也有将十辈循环使用,其中有些辈分也延伸使用,如善、家与道平辈。在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一带戈姓辈分:天上日月星地下水金国内忠良将家庭孝子孙二十辈,天字上一辈为开字辈,姓名戈开山。四言通用联望出临海;源自戈国。——佚名撰戈姓宗祠通用联全联典指戈姓的源流和郡望(见上题头《一、姓氏源流》和《四、郡望堂号》介绍)。民称召父;画得宋风。——佚名撰戈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明代保山人戈允礼,天启年间进士,官麻城知县,有惠政,百姓把他比作“召父”(参见召氏联)。后官至工部侍郎。下联典指明代常熟人戈汕,字庄乐,善画,钩染细密,得北宋人画风。又能诗,兼善篆籀书。文风丕变;都监有名。——佚名撰戈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南朝戈毅提倡明正文学,文风为之改变。下联典指宋戈颜为池州兵马都监。五言通用联一门双进士;两朝四画家。——佚名撰戈姓宗祠通用联...
戈氏是一个古老、多民族、多源流的姓氏群体,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,在宋版《百家姓》中排序为第三百四十一位门阀。戈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。戈氏是距今4000多年前一个以戈为名的古国的后裔,《姓氏考略》载:“戈氏,禹之后,分封于戈,以国为姓,望出临海。”上古夏朝时候,有个东夷族建立的戈国,是夏王朝的附庸国。后来戈国公族的后代,就以国名为姓,世代相传。而戈国这个国名,原来也是取自地名。在夏朝的少康帝使夏朝盛以后,少康的儿子“杼”,就并合了戈国,那里不再称戈国,还是称为戈地。而杼又将王族中的人分封到戈地去。随后,受封戈地的王族又形成一支以地名为姓戈姓。常州戈姓先世源于临海戈氏。江西新干县赣江东岸有戈姓人口约2000余人。常州地区约有戈姓人口1300余人,占全市人口的0.064%。历史上常州戈姓也出现了许多杰出人才。山东济宁中区唐口戈户村约有戈姓人口300...
近代史上有突出贡献的戈氏父子,戈鲲化、戈朋云父子,都是近代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人物。近代中西交接,人员往来,货...
Copyright 2021 zupu.cn 浙ICP备18024415号-5